北京婚姻房产继承律师
您当前位置: 首页 律师文集 遗产范围

遗嘱法定继承有效期 遗嘱继承中如何明确“特留份”

2021年4月2日  北京婚姻房产继承律师   http://www.lchyfcls.com/

  杨晚柠,北京北京酒仙桥婚姻房产继承律师,现执业于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具有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及司法操作经验。诚实信用,勤勉敬业,以“实现当事人利益最大化”为服务宗旨。办案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业务功底扎实,语言表达流畅、思维敏捷,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和谈判辩护能力。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不畏艰险、奋力拼争,愿尽自己的所能,为当事人提供最好的法律服务。不敢承诺案件的最终结果,但敢承诺办案尽心竭力!

遗嘱法定继承有效期

一、遗嘱法定继承有效期

《继承法》第25条第2款规定: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继承法》第8条规定: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2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20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

依照继承法第八条之规定,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又进一步规定:

1.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因不可抗拒的事由致继承人无法主张继承权利的,人民法院可按中止诉讼时效处理。

2.继承人在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的二年之内,其遗产继承权纠纷确在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期间,可按中止诉讼时效处理。

3.继承人因遗产继承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时效即为中断。

4.自继承开始之日起的第十八年后至第二十年期间内,继承人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犯的,其提起诉讼的权利,应当在继承开始之日起的二十年之内。

二、遗嘱继承的法律规定

《继承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数人继承。”规定了遗嘱继承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其他人,由谁继承,由被继承人生前所立遗嘱决定,如果被继承人生前其法定继承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而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其他人却尽了赡养义务,使被继承人在生活上得以照顾,在精神上得以慰藉,被继承人生前立下遗嘱,指定尽了赡养义务人继承其遗产,是合法的,是受法律保护的。

立遗嘱人应在自己意识清晰的时候,有两个没有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见证的情况下,在没有任何外来压力的情况下,清楚表白自己的真实意志,如有必要,最好进行遗嘱公证。遗嘱公证是效力最高的遗嘱。

《继承法》对遗嘱继承和遗赠规定如下:

“第十六条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第十七条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以录音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当然遗嘱继承也很容易出现纠纷,导致家庭关系紧张,所以,如果您现在遇到了相关问题,请到来咨询,这里有专业的律师来为您解答。

遗嘱继承中如何明确“特留份”

历史沿革

特留份制度,是指法律规定的遗嘱人不得以遗嘱形式取消由特定的法定继承人继承的遗产份额。

这一制度在大陆法系的民法典中较为普遍。进入20世纪以后,英美法系也开始逐步借鉴这一制度,主要是对过度的遗嘱自由进行合理限制。

“特留份”权利是继承权的派生,最早见诸于罗马法。虽然十二铜表法中确立了继承的权利,尊重财产所有人处分自己的财产,但由于立遗嘱的行为由公开逐渐转为秘密,遗嘱人滥用权利,使法定继承人减少或得不到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限制遗嘱自由的滥用,罗马法又规定了遗嘱人必须为法定继承人留出财产的一定份额,否则,继承人可以通过诉讼,由裁判官依据法律规定给予救济。这就是最早的特留份制度。

后来,《法国民法》、《德国民法》、《日本民法》、《意大利民法》等大陆法系国家都对遗嘱继承做了类似的规定,只是特留的份额大小,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有所不同。

曾经主张遗嘱绝对自由的英国,1938年开始在《继承法〈家庭条款〉》中对遗嘱自由进行限制,允许未进入遗嘱继承的某些法定继承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从遗产中拨付生活费用。他们一般为被继承人的配偶、未成年的儿子、未婚的女儿、没有劳动能力或不能维持自己生活的子女以及被继承人死亡时尚未再婚的前配偶。1966年和1969年,英国又将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扩大到被继承人的所有子女。

美国则在1969年通过的《统一继承法》中,将被继承人的配偶、未成年子女和未独立生活的子女规定为特留份的权利人。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对遗嘱继承中“特留份”的数额都有明确且详细的规定。

在法律中明确“特留份”

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兴,《继承法》和不少当时出台的单行法律一样,法律规定都较为原则和简单。

近年来,财产所有人将全部财产留给保姆、留给情人,甚至留给宠物的遗嘱不时出现,法定继承人得不到遗产而起诉至法院的纠纷越来越多,对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对现行《继承法》进行修改,明确“特留份”制度,引起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

有人认为,继承是公民基于血缘关系产生的权利,法律不宜过多地干预,应当由继承人友好协商解决。其实不然,半个多世纪以来,许多国家对继承法都提高了重视的程度,其原因在于,公民私有财产的数量越来越大,已经不单纯是被继承人与继承人之间的私事,而与维护家庭和谐,体现社会利益与社会正义相关。在个人自由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并可能对社会利益造成损害之时保证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在我国法律中明确“特留份”十分迫切。

明确“特留份”

为了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有两个方面可以考虑。其一是完善《继承法》,明确将“遗嘱人设立遗嘱时,应为法定继承人留出法律规定的份额;违反法律规定的遗嘱无效”的内容写入《继承法》,并明确“特留份”权利人的范围、“特留份”的具体规定和限制。

其二,《继承法》只作原则性规定,由司法解释明确“特留份”权利人的范围、“特留份”占全部遗产的具体比例或数额,将目前原则、简单的法律规定由司法解释具体化。

为此,可以借鉴一些国家的法律规定,明确而量化的规定,避免遗嘱人在处理财产时可能发生的过度行为,维护各顺序继承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家庭关系的稳定,平衡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可能出现的冲突。

需要指出的是,“特留份”不是一项独立的权利,而是依附于继承权,假如继承人的继承权因违反法律被剥夺,其享有的“特留份”权利也将随之消失。

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和私有财产的膨胀,社会在尊重遗嘱人自由权的同时,《继承法》还应当考虑公平、正义和公序良俗等社会道德取向。在《继承法》中明确有中国特色的特留份制度,限制遗嘱自由的滥用,对维护我国的家庭关系和强化遗嘱人的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